南京市秦淮区的74岁老人田美珍最近遇到了一件令她头疼的事情——小腿骨折后,白天子女们上班无法照料,一日三餐成了难题。然而,幸运的是,她得知凭借第三代社保卡可以在社区的银发助餐点就餐,行动不便的老人还可以享受上门送餐服务。通过这个便利化公共服务,田美珍的吃饭难题迎刃而解。
据了解,目前南京市已建有1500多个社区居家养老助餐点,实现了对社区养老助餐点的全覆盖。这意味着老人们不再需要为吃上热乎饭而发愁。
然而,这只是社保卡提供便利化公共服务的一个缩影。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8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2023年6月底时,全国范围内持有社保卡的人数已达到13.74亿人,覆盖了97.3%的人口。其中,有8.08亿人在手机中领用了电子社保卡。此外,全国范围内已经建成的社保卡服务平台和“一卡通”服务专区,支持社保卡的“全国通用”和“跨省通办”,仅在2022年就提供了112.85亿次的电子社保卡服务。
社保卡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工具,不仅方便了老年人的生活,也为更多人提供了便利。通过社保卡,人们可以享受到医疗、养老等多种福利待遇,并且可以实现各地之间的互联互通。这无疑是推动我国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的重要举措。
然而,在享受这些便利化服务时,我们也应该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毕竟,社保卡关联着每个人的身份信息和福利待遇,必须加强对其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监管和防范。
总之,小小社保卡正以其巨大的潜力和便利性为大家带来更多福祉。我们期待未来能够看到更多类似于南京市秦淮区银发助餐点这样的创新举措出现,让小小社保卡继续服务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