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食品安全责任,防止工作“一刀切”

近日,一封读者来信引发了对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讨论。该读者反映了小餐饮店主填写落实食品安全工作日管控表格的困扰,称…

近日,一封读者来信引发了对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讨论。该读者反映了小餐饮店主填写落实食品安全工作日管控表格的困扰,称其为“给我们增添负担,而对食品安全无益”。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高度重视,并立即做出回应。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有责任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为了确保企业能够有效履行这一责任,市场监管总局制定了《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该规定要求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明确关键岗位人员的职责,并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来落实食品安全责任。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规定》并未包括小餐饮店等小微主体。这也就意味着,在目前的管理框架下,小餐饮店仍然面临填写大量表格、应付各级检查等繁琐程序。这种“一刀切”的管理方式,不仅给小餐饮店增加了负担,也没有真正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审时度势地调整管理策略。在制定相关规定时,应充分考虑到小微主体的特殊情况,并为其提供更加灵活、简化的管理要求。毕竟,小餐饮店与大型食品企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能将它们同等对待。


其次,食品安全责任不应仅仅依赖于表格填写和书面检查。这种形式主义的管理方式并不能真正保障食品安全。相反,我们需要更多地注重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监管和控制。可以通过加强现场检查、提高从业人员培训等手段来确保食品安全。


此外,在落实食品安全责任上,还需要加强各方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政府部门、企业和消费者应该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在共同努力下推动食品安全工作向前发展。


总之,落实食品安全责任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所有企业都套入同一个管理框架中,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管理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eb4687543f87bda4b97993fedd9c3b0e.jpg

为您推荐